1883年,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費舍爾(Friedrich Fischer)的德國金屬工和車工經過一系列費力且造價不菲的試驗后,利用其發明的“球磨機”首次成功生產出了大量尺寸均一且圓度準確的淬火鋼球。125年前的1890年7月17日,費舍爾發明的球磨機獲得了(德國)帝國專利局批準的專利(專利號55783)。
費舍爾在施韋因富特獨立研制的淬火鋼球裝入自行車軸承中可確保自行車的流暢運轉,從而贏得了客戶的青睞。這些鋼球原在英格蘭地區的車床上靠手工制作,精密度不高、容易損壞且價格昂貴。正因如此,費舍爾開始在他自行設計的車床上進行鋼球生產試驗。試驗終于在1883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研發的首款球磨機可生產出精度達0,020毫米(20μm)的鋼球。
仔細觀察一下球磨機,就可發現費舍爾的獨具匠心:在未經加工處理的鋼球上方有一個略微偏心轉動的磨輪,使球形轉軸與水平加工面呈約1.9度傾斜。每個鋼球繞著幾近水平的轉軸轉動約30次,繞著豎軸轉動一次。這樣,磨床便可對鋼球的整個表面進行打磨,任何凸起的區域均被磨削,鋼球在加工完畢后便可呈現出幾近完美的圓球形。
在之后的數年中,費舍爾公司的生產規模得到擴大,員工人數也隨之增加。1887年,英格伯特·弗萊斯(Engelbert Fries)和威廉·赫普芬格(Wilhelm Höpflinger)加入了費舍爾的公司,不久后便改變了滾動軸承的歷史。赫普芬格在1888年設計的磨床提高了鋼球的生產效率并節約了生產成本。但在1890年,弗萊斯和赫普芬格因與費舍爾發生分歧而分道揚鑣,并在1890年5月15日自立門戶。之后由于赫普芬格仿制專利球磨機,費舍爾將其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作出了協調判決:費舍爾確定為專利持有者,赫普芬格獲得了免費使用權許可。
與此同時,弗萊斯和赫普芬格均從生產單一的鋼球轉向生產整套滾珠軸承。在上個世紀之交,施韋因富特陸續涌現出了諸多小型企業,它們紛紛意識到了滾動軸承對加快工業化和機動化發展的重要意義。費舍爾的商標F‘AG表示費舍爾的“自動鋼球生產工廠”(屬格撇號在1905年仍普遍應用,到1962年一直保留在標識中),迄今仍在全球享有盛名。費舍爾和赫普芬格的發明原理“鋼球無心研磨”仍被廣大鋼球生產商沿用至今。
125年前的1980年7月17日,弗里德里希·費舍爾發明的球磨機獲得了(德國)帝國專利局批準的專利(專利號55783)
弗里德里希·費舍爾
專利說明書并未說明球磨機的使用方法,卻展示了機器的構造設計。從費舍爾專利圖1 可發現:每個鋼球繞著幾近水平的輥軸轉動約30次,繞著豎向孔軸轉動一次。使球形實心轉軸與水平加工面呈約1.9度傾斜,這樣確保磨床對鋼球的整個表面進行打磨。
如果您對山東進口軸承、FAG軸承、INA軸承感興趣或者有疑問的話,請點擊聯系我們網頁右側的在線客服,或致電:400-086-9890,山東進口軸承供應商——您全程貼心的采購顧問。
——責任編輯:濟南鴻慷機電設備公司01銷售顧問
版權所有www.lianzhicaiwu.com(濟南鴻慷)轉載請注明出處